三間穴
導讀:三間穴歸屬手陽明大腸經,有緩解治療發熱、目痛、牙痛、咽喉腫痛等作用,三間穴的位置:手背第二掌骨橈側,掌骨小頭后方凹陷處,詳見本文圖解三間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三間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三間穴的位置】
三間穴屬于手陽明大腸經,三間穴位于人體的手背第二掌骨橈側,掌骨小頭后方凹陷處,握拳取穴。
【3秒鐘取穴】微握拳,第2掌指關節后緣,觸之有凹陷處即是。
【取穴技巧】坐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后橈側凹陷處,按壓有痛感。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第一骨間側肌、指淺、深層肌腱的背側。皮膚由橈神經的指背神經與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雙重支配。針經皮下筋膜,手深筋膜達第1骨間背側肌,在第1蚓狀肌與第2掌骨間通過,直至指淺、深屈肌腱到食指的肌腱背面與第2掌骨之間。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三間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經所注為“輸”。五輸穴之輸穴,五行屬木。別名:少谷,小谷。
【穴義】大腸經氣血在稍高的天部層次形成風氣。
【名解】
(1)三間。三,概數,與二相比稍大。間,間隔、間隙。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所處為比二間穴稍高的空間層次。本穴物質為二間穴傳來的天部清氣,其性溫熱,上行至三間后所處的天部位置較二間穴為高,故名。
(2)少谷、小谷。少與老相對、小與大相對,皆言小之意。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少谷、小谷名意皆指本穴物質所處的空間范圍較小。
(3)大腸經俞穴。俞,輸也。大腸經氣血由于有二間穴的散熱冷降,在本穴處基本上無氣血物質的升降變化,本穴只是起到了大腸經氣血物質的傳輸作用,故為俞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中的氣血物質由于基本上無升降變化,而在二間穴不斷提供氣血物質的情況下,穴內的氣血物質只是循大腸經向上部的合谷穴橫向移傳,表現出風木的橫向運動特征,故其屬木。
【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橫行的風氣,性溫熱。
【運行規律】 穴內物質以橫行的風氣形式循大腸經傳向合谷穴。
【作用功能】泄熱利咽,調腑通便。
【三間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牙痛、扁桃腺炎、急性結膜炎、青光眼、腸鳴下痢、口干氣喘、熱病、三叉神經痛、便秘、咽喉腫痛、身熱胸悶等。
【作用功效】清熱止痛,利咽平喘,通經活絡。
【功能作用】泄熱止痛,利咽。主喉痹,哽咽,下齒齲痛,嗜臥,胸腹滿,腸鳴洞泄,寒熱瘧疾,唇焦口干,氣喘,傷寒氣熱,身寒結水 。
【穴位配伍】三間穴配角孫穴,適用于三叉神經痛;三間穴配肩髎穴、肩髃穴,適用于肩周炎;三間穴配攢竹穴,適用于視物昏盲、視物不清晰。
青光眼配伍穴位:三間穴、攢竹穴
疾病概述:青光眼是一類常見的致盲性眼病。在臨床上,青光眼通常以眼內壓增高、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縮小為特征。根據青光眼發病時眼壓升高的速度和程度不同,患者的癥狀也不相同。急性的眼壓升高可以引起眼紅、視力急劇減退,并可能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嚴重的癥狀;慢性眼壓升高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很難引起患者的注意,危害極大。
按摩順序與技法:來回推按三間穴30次,然后揉按攢竹穴3分鐘。
牙痛配伍穴位:三間穴、合谷穴、商陽穴
扁桃體炎配伍穴位:三間穴、合谷穴
白領們大多長時間在辦公室中久坐,缺乏適量運動。再加上激烈的社會競爭,使得大多數人都腦力勞動過度,精神緊張,久而久之,就容易患上便秘。便秘通常會很煩心,令人坐臥不安,既影響心情,也影響工作學習。只要掐按三間穴,就能預防便秘。
【養生保健】痔瘡疼痛難忍時,只要掐按三間,就能快速止痛,并有輔助治療的作用;還可對此穴進行熱水浴,即將手放入45攝氏度左右的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另外,經常用拇指指腹揉按三間,每次1-3分鐘,對調和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癥有幫助。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按摩療法】用大拇指按揉三間穴100~200次,每天堅持,能防治咽喉及眼部疾?。ㄓ媚粗钢父谷喟慈g穴,每次1一3分鐘。)。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一次,可緩解腹痛、腹瀉。
【刮痧療法】用角刮法垂直從上向下刮拭三間穴,力度適中,出痧為度,可改善咽喉腫痛等。
【刺灸療法】直刺0.3~0.5寸,局部麻脹,或向手背放散。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