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門穴
導讀:云門穴歸屬手太陰肺經穴,有緩解治療咳嗽、氣喘、胸痛、肩背痛等作用,云門穴的位置:鎖骨下窩凹陷處,詳見本文圖解云門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云門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云門穴的位置】
【云門穴的位置】位于人體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凹陷處,距前正中線6寸。
【取穴方法】
(1)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胸大肌與三角肌之間)凹陷處。距前正中線(璇璣)6寸,當鎖骨外1/3折點下方一橫指,中府上1寸。
(2)兩手叉腰直立,胸廓上部鎖骨外側端下緣的三角形凹窩正中處即是本穴。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三角肌、胸喙鎖筋膜、喙突。皮膚由鎖骨上神經的中間支和外側支分布。皮下組織內除上述皮神經外,還有頭靜脈經過。針由皮膚經頭靜脈外側刺入鎖骨下窩處的胸喙鎖筋膜,直抵肩胛骨的喙突。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云門穴】經穴名。出《素問.水熱穴論》。屬手太陰肺經。
【穴義】肺經氣血由此傳輸四極。
【名解】云,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以云的形式而存在,它是將穴內的微觀物質放大到宏觀狀態并以類象的方式來形容本穴氣血的特征。門,出入的門戶也,指本穴是肺 及其經脈與外部物質交換的一個重要門戶。云門名意指:肺經氣血以云狀氣態物的形式傳輸經穴之外。本穴物質為中府穴傳來的水濕氣態物,因其從體內的高溫區外 出體表的低溫區,外出至體表后它仍高于體表的環境溫度,因此它會繼續向云門穴上行。行至云門穴后,此水濕氣態物縮合并化為云狀氣態物且以云狀氣態物的形式 向經穴外傳輸,故名云門。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中的云狀氣態物,比中府穴的溫度壓力要低,所處位置為肺經氣血中的最高點,熱能的吸收和擴散處于動態平衡狀態。
【運行規律】氣血物質的運行分為二個部分,一部分以云狀氣態物的形式向肺經以外的皮部傳播,一部分以冷縮后的雨狀云系循肺經路線傳向天府穴。
【功能作用】傳輸肺經的氣血物質;調節輸入肺經及輸入肺經以外部分的物質比例。說明如下:當中府穴傳來的氣血物質溫度偏低、濕度偏大時(此即氣虛的狀 態),由于經脈內部的氣血物質亦不飽滿,因此云門穴向肺經以外傳輸的云狀氣態物就不及,回歸肺經的雨狀云系氣態物就偏多。反之,當中府穴傳來的氣血物質溫 度偏高、濕度偏小時(此即氣實的狀態),由于經脈內部的氣血物質飽滿有余,因此云門穴向肺經以外傳輸的云狀氣態物就偏多,回歸肺經的雨狀云系氣態物就不 及。
【相關記載】
(1)云出天氣,天氣通于肺(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門,云氣所出之門,意指肺氣由此而出?!跺\囊秘錄》:“人之氣血,周行無間,始于手太陰,出云門穴,歸足厥陰肝經,入期門穴。”
(2)云指云霧,門指門戶。云出天氣,天氣通于肺。上焦如霧,云遇冷下降,遇熱升騰而散走。本穴為手太陰肺經脈氣所發,位于胸膺部,內應上焦肺氣,為肺氣出入之門戶,所以名為云門。
【云門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咳嗽、氣喘、胸痛、肩背痛等。(喘息、嘔逆、胸中煩滿、氣上沖心、胸痛徹背、暴心腹痛、喉痹、癭氣、肩關節周圍炎、肩引缺盆痛、肩痛不可舉、四肢熱不已、上肢麻木、脈代不至寸口。)
【作用功效】云門穴,止咳平喘、清肺除煩、通利關節。
【臨床運用】最近常用于治療支氣管炎、胸肌風濕痛、肩關節周圍炎。
【穴位配伍】云門穴配中府穴、大陵穴、期門穴、肺俞穴、魂門穴、隱白穴治主胸中痛;配孔最,治急性支氣管炎;配云門、秉風治肩痛不能舉。配肺俞,有清宣肺氣的作用,主治咳嗽,氣喘; 配中府、隱白、期門、肺俞,有通經活絡,疏肝理氣的作用,主治胸痛、脅痛。
【文獻摘要】
《甲乙經》:暴心腹痛,疝發上沖心,云門主之。
《銅人》:刺深使人氣逆,故不宜深刺。
《千金方》:癭上氣胸滿,灸云門五十壯。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寒則補之灸之或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
【針刺方法】云門穴,直刺0.5-1寸,局部酸脹,可向前胸及腋下放散。(針刺時不可向內深刺,以防刺破肺臟,造成氣胸)?!夺樉募滓医洝罚?ldquo;刺太深,令人逆息,不能食。
【艾灸方法】云門穴,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按摩手法】用雙手拇指指腹按揉云門穴位并做環狀運動,每次按摩3分鐘,每日2次。
【日常保健】用一個手的三指輕輕搭在中府、云門附近,輕輕地按揉,同時這一側的手做一個擴胸運動就可以了。注意:此穴是不能隨便拍打的,容易傷到肺。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