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俞穴
導讀:肝俞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有治療胃腸病、脊背痛、皮膚粗糙、老人斑、失眠等作用。肝俞穴的位置: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開1.5寸,詳見本文圖解肝俞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肝俞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肝俞穴的位置】
【肝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或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開1.5寸)。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背闊肌、骶棘肌。皮膚由第八、九、十胸神經后支外側支重疊分布。穴位深部對第九肋間隙吶的結構。在胸、腹腔內則對應胸膜腔、肺、膈、肝、脾與胃。肝、脾為實質性器官,血液供應豐富。因此,如盲目針刺時,不能提插,不能捻轉,應立即起針,應嚴密觀察有無內出血現象。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肝俞穴 Gān shù(BL18),經穴名。出《靈樞。背俞》。屬足太陽膀胱經。肝之背俞穴。
【名解】“肝俞穴 ”,“肝”,肝臟也。“俞”,輸也。肝俞名意指肝臟的水濕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穴位含義】肝臟的水濕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陽熱的水濕風氣。
【運行規律】外散之熱循膀胱經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經下行。
【功能作用】散發肝臟之熱。
【功能作用】疏肝利膽,理氣明目。
【肝俞穴位的作用功效】
1、緩解治療胃腸病、胸痛腹痛、脊背痛等。
2、緩解治療皮膚粗糙、黃疸、老人斑等。
3、緩解治療肝病、失眠、吐血、目眩等。
【作用功效】肝俞穴,疏肝理氣、降火退熱、益肝明目、行氣止痛等
【臨床應用】現代常用于治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結膜炎、夜盲癥、近視等。
【肝俞穴位配伍】肝俞穴配百會穴、太沖穴主治眩暈、頭昏頭痛,有清熱明目的作用;肝俞穴配支溝穴、陽陵泉穴主治脅痛;肝俞穴配太沖穴治目眩、脅肋疼痛;肝俞穴配腎俞穴、太溪穴主治健忘、失眠,有滋陰養血補腎的作用;肝俞穴配大椎穴、曲池穴,主治癲癇,精神分裂癥,有清熱瀉火、安神定志的作用。肝俞穴配期門穴,為俞募配穴法,有清利肝膽濕熱的作用,主治肝炎,膽囊炎,脅痛;肝俞穴配光明穴主治目昏。
【研究發現】
1、膽石癥:取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等,用推按運經儀治療63例,配合服用硫酸鎂、稀鹽酸、油煎雞蛋,結果均有較好療效。
2、胃脘痛:針灸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等,治療50例,有很好療效。
3、淋巴結核:割治肝俞穴、膈俞穴,治療211例,有較好療效。
4、眼瞼下垂:針灸肝俞穴、膈俞穴,有較好療效。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 :肝脹者,肝俞主之,亦取太沖。
《千金方》 :肝俞、脾俞、志室,主兩脅急痛。
《銅人》:治目生白翳。
《針灸大成》:黃疸,鼻。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寒則先瀉后補或灸之,熱則瀉之。
【針刺方法】肝俞穴,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針感可擴散至肋間。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氣胸。
【艾灸方法】艾炷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日常保健】指壓第九、十根胸椎之間左右2厘米處的“肝俞穴”,能使胃功能恢復正常,對于治療宿醉也有顯著功效,在指壓“肝俞”穴時,應握拳打。
刺絡拔罐肝俞穴治療麥粒腫
取雙側肝俞穴?;颊吒┡P位,穴位皮膚常規消毒。術者以左手拇、食、中指捏起被刺部位,右手持三棱針點刺肝俞穴,有血液流出時加拔玻璃火罐,使血液流入罐內,出血量控制在1~3ml之內。起罐后用20%碘酊棉球按壓在針孔上,膠布固定。每2日一次,治療1~2次即可痊愈。
相關報道:麥粒腫取患側或雙側肝俞,斜向下刺入4~6分深,得氣后強刺激瀉法,捻轉數下不留針。緩出針搖大針孔,出針后擠壓出血數滴。
眼瞼下垂直刺肝俞、脾俞,局部微脹后捻2~3分,針上加艾3~5壯,每日一次,7天為1療程。
肝俞穴按摩封閉治療妊娠腹痛
妊娠腹痛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孕婦情緒與身體素質,妊娠子宮的大小,位置,毗鄰關系發生變化,子宮收縮,增長速度,圓韌帶的牽引。中醫認為妊娠腹痛的原因是由于氣血運行不暢,胞脈阻滯所致。此病發病率較高,了解其臨床特點,防止濫用藥物,減少毒副作用,對母親的健康及胎兒發育有利。采用肝俞穴按摩,封閉治療妊娠腹痛,方法簡單,療效確切,價格便宜,無毒副作用。
方法:1、肝俞穴按摩:選準肝俞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水平旁開4.5),雙拇指分別按壓在雙側肝俞穴上,做旋轉運動,由輕到重至能承受為止,每次持續10—30,每133—5次。2、肝俞穴封閉:維生素3注射液4—12/次,陣刺入肝俞穴內,深約0.5—1.0,緩慢注入藥物。山莨菪堿注射液3—10/次,陣刺入肝俞穴內,深約0.5—1.0,緩慢注入藥物。肝俞穴按摩與封閉交替或單獨應用。
肝俞穴注射曲安縮松治療春季卡他性結膜炎
春季卡他性結膜炎屬祖國醫學目癢范疇,主要由脾胃濕熱兼風邪所致。根據祖國醫學“肝開竅于目”和“經絡所過主治所及”的理論,結合中醫理論和筆者的臨床應用體會,起始于目內眥的足太陽膀胱經的背俞穴肝俞具有祛風、清熱、平肝潛陽作用。
取穴:肝俞(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方法:應用曲安縮松混懸液(意大利產,規格40mg/ml)1.0ml+2%利多卡因1.0ml,取肝俞穴注射各1.0ml,3個月1次,1次一個療程(應用前和應用后3個月眼分泌物涂片查嗜酸性白細胞),用藥期間不加其他治療。
釋義:曲安縮松是一種具有顯著抗炎作用的合成糖皮質激素,它具有消炎、止痛、抗過敏作用,其持久的功效有別于一般口服皮質類固醇,只需以單一劑量注射,就可以使癥狀減輕,效力維持數周或永久發揮。它通過抑制體內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降低網狀內皮系統消除顆粒細胞的作用,并降低自身免疫性抗體水平,消除靶細胞受體與介質的結合力來抑制免疫反應。另外,進入人體細胞內與細胞漿中特異性受體結合,形成甾體復合物,再進入細胞核,在核內引起基因活性改變,從而激發某些特殊的蛋白質合成,使一些酶的含量及活性提高,增強機體對抗各種傷害刺激的能力。春季卡他性結膜炎是光、熱或空氣中某些物質和花粉等所引起的過敏反應在眼瞼、球結膜上的一種表現。只有抑制體內的免疫反應,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才能達到治療目的。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