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沖穴
導讀:關沖穴歸屬手少陽三焦經,有緩解治療角膜白斑、頭痛、目赤痛、昏厥、咽喉腫痛、小兒消化不良等作用,關沖穴的位置:手無名指末節尺側,詳見本文圖解關沖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關沖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關沖穴的位置】
【關沖穴的位置】位于人體手部,手無名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處。
【取穴方法】在無名指末端,靠小指這一側指甲根角處,在指甲側面垂直向下,指甲埋入皮膚內的指甲根的地方垂直與側面相交的部位夾角處就是關沖穴。
【穴位解剖】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和指掌側固有動、靜脈形成的動、靜脈網。
【層次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筋膜、指甲根。皮膚薄,由尺神經指掌側固有神經的指背支分布。皮下筋膜薄而疏松,并有纖維束連于皮膚和骨膜。手指的靜脈多位 于背側。淺淋巴管與指腱鞘、指骨骨膜的淋巴管相通。手的動脈每指有4條,即兩條指掌側固有動脈和兩條指背動脈分別與同名神經伴行。均位于指掌、背面與側面 的交界線上。因指背血管及神經較細短,所以指的掌側及末二節指背側皮膚和深層結構,均分布有掌側的血管和神經。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關沖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少陽三焦經。五輸穴之一,三焦經井穴,五行屬金。
穴位含義:三焦經體內經脈的溫熱水氣由此外沖體表經脈。
(1)關沖穴。關,關卡也。沖,沖射之狀也。該穴名意指三焦經體內經脈的溫熱水氣由此外沖體表經脈,陰性水液被關卡于內。本穴物質為來自三焦經體內經脈外沖而出的溫熱水氣,而液態物由于壓力不足不能外出體表,如被關卡一般,故名:關沖。
(2)三焦經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為三焦經體內與體表經脈的交接處,氣血物質是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連通,故為三焦經井。
(3)本穴屬金。屬金,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三焦經體內經脈外出的溫熱水氣,此氣出體表后散熱而變為涼性水氣,表現出肺金的涼冷特性,故其屬金。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涼濕水氣。
運行規律:散熱后循三焦經傳于液門穴。
功用:瀉熱開竅,清利喉舌,活血通絡。
【關沖穴位的作用功效】
關沖穴,為急救穴之一。主治病癥:
1、頭面部疾?。汗糯浭觯侯^痛、寒熱、頭眩、心痛、心煩、昏厥、目痛、口干、口苦、舌卷、舌緩不語、喉痹、耳聾鳴、肩背痛、臂痛、肘痛?,F代實驗研究報道:急性扁桃體炎、喉炎、結膜炎、角膜白斑等癥。
2、其他疾?。耗X血管病、熱病、小兒消化不良等。
臨床應用:現代常用于咽喉腫痛、頭痛、熱病及其昏厥的治療。
穴位配伍:
配少商、少澤,有泄熱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腫痛。
配人中、勞宮,有泄熱開竅的作用,主治中暑。
配風池、商陽,有退熱解表的作用,主治熱病無汗。
文獻記載:
《針灸大辭典》:"手少陽經承接手厥陰之經氣,失會于無名指外側端,即本穴所居處,故本穴可謂手少陽經之關界,要沖,故名。"《甲乙經》:肘痛不能自帶衣,起頭眩頷痛,面黑,風肩背痛不可顧,關沖主之。
《千金方》:關沖、竅陰、少澤,主喉痹,舌卷口干。
《針灸大成》:主喉痹喉閉,舌卷口干,頭痛,霍亂,胸中氣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舉,目生翳膜,視物不明。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寒則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
【針刺方法】斜刺0.1-0.3寸,局部脹痛;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艾灸方法】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1-3壯。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