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盆穴
導讀:缺盆穴歸屬足陽明胃經,有緩解治療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缺盆穴中痛、瘰疬等作用;缺盆穴的位置:位于人體的鎖骨上窩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詳見本文圖解缺盆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缺盆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缺盆穴的位置】
【缺盆穴】位于人體的鎖骨上窩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缺盆穴就是咱們見過的很多女演員都有美人肩,這個美人骨頭,就是鎖骨,鎖骨然后里邊有一個坑,坑就是缺盆骨,可是大家不要小瞧這盆,這盆可是要命的盆,此盆非彼盆 此盆很重要用力點擊要人命 缺盆穴是五臟六腑很多的經脈都要從這兒走一遍,在《皇帝內經》這本書里曾記載缺盆這個穴位走了很多條經脈,所以說這個地方很重要。
【穴位解剖】在鎖骨上窩之中點,有頸闊肌,肩胛舌骨??;上方有頸橫動脈;布有鎖骨上神經中支,深層正當肩叢的鎖骨上部。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缺盆穴】Qūe pén(ST12),經穴名。出《素問。氣府論》。屬足陽明胃經。別名:天蓋穴,尺蓋穴。
【穴位含義】胃經的地部經水在此潰缺流散并輸布人體各部。
(1)“缺盆穴”。“缺”,破散也。“盆”,受盛之器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經水潰缺破散并輸布人體各部。本穴物質為氣舍穴外溢而來的地部經水及外散的天部之氣,至本穴后,地部經水滿溢外散輸布四方,如水注缺破之盆的溢流之狀,故名“缺盆穴”。
(2)“天蓋”、“尺蓋”。“天”,指穴內物質為氣。“尺”,小也。“蓋”,封蓋、護蓋也。“天蓋”、“尺蓋”名意旨在強調本穴的天部層次存在氣態物,對本穴的地部經水起著護蓋作用,不使地部經水氣化散失。“尺”,在此意為穴內的天部之氣范圍較小,僅局限于本穴的天部范圍。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由本穴分流胸之各部。
【功能作用】向胸部提供胃經的水濕精微。
【缺盆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瘰疬。
【功效作用】寬胸利隔、止咳平喘。
【臨床應用】現代常用于緩解咳嗽、氣喘。
【穴位配伍】缺盆穴配肺俞穴,治咳嗽。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按摩療法】坐下,以一手食指指腹先按壓對側缺盆穴,每按壓3秒鐘后放松3秒鐘,進行20次,力量適中;繼之沿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揉動各1分鐘。再換另一只手按揉對側缺盆穴,方法同前。
【刺灸療法】直刺或斜刺缺盆穴0.3-0.5寸。不宜深刺,《類經圖翼》:“孕婦禁針。” 艾條灸缺盆穴 5-10分鐘。
注:經言缺盆中滿痛者死,外潰不死,此即指缺盆的缺散功能。如果缺盆腫脹滿痛,胃經氣血不能經此穴順利傳輸,則承泣穴外輸的經脈氣血就會因本穴的閉塞而上積于頭頸部使人致死,但缺盆外潰后則不會造成經脈氣血阻塞于頭,故言缺盆中滿痛者死,外潰不死。
【特別注意】孕婦禁止按摩缺盆穴,會導致流產。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