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郄穴
導讀:陰郄穴歸屬手少陰心經,有緩解治療心區痛、盜汗、胃出血、子宮內膜炎等作用,陰郄穴的位置: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本文圖解陰郄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陰郄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陰郄穴的位置】
【陰郄穴的位置】位于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
【穴位解剖】在尺側腕屈肌與指淺屈肌之間,深層為指深屈??;有尺動脈通過;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陰郄穴】經穴名。出《千金要方》?!夺樉募滓医洝访稚訇庅??!锻馀_秘要》作少陰郄。屬手少陰心經。手少陰之郄穴。別名:手少陰郄,石宮,少陰郄。
【穴義】心經經水由本穴回流體內經脈。
(1)陰郄。陰,水也。郄,空隙也。陰郄名意指心經經水由本穴回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通里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與心經體內經脈相通,經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故名陰郄。
(2)手少陰郄、少陰郄。手,手部。少陰,心經也。郄,孔隙也。穴名之意指本穴經水循地部孔隙回流地之深部。理同陰郄名解。郄穴之意與本名解同。
(3)石宮。石,腎之所主也,水也。宮,宮殿也,出入的門戶小而內部寬大也。石宮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經水流入地之深部的巨大場所。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是從 地之天部流入腎骨所處的地之地部,孔隙中流下的細小水流匯入了腎水的大海之中,故名石宮?!練庋卣鳌繗庋镔|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
【氣血特征】人體的體內經脈和體外經脈就象是同一區域向同一方向流趟的地下與地面河道。地下河道與地面河道的河水來自同一發源地,這就如人體的內外兩部經 脈氣血是來自同一臟腑。地下河道與地面河道的交匯處則如人體末端的井穴,因此地表的經水是向內注,地表下部的氣態物是向上升。以通里、陰郄二穴論,它則如 地下河道與地面河道的溝通孔隙,它位于地下河道與地面河道的中部區域,因此,地面河道的河水在河道的中部即會循孔隙注入地下河道之中,此即如心經體表經水 的運行。
【功能作用】溝通心腎。
【陰郄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心痛,驚悸,骨蒸盜汗,吐血、衄血,暴喑。
【作用功效】陰郄穴,溝通心腎。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于治療心區痛、盜汗、胃出血、子宮內膜炎。
【穴位配伍】
(1)陰郄穴配大椎穴治陰虛盜汗;陰郄穴配巨闕穴、心俞穴治心痛。
(2)陰郄穴配內關、心俞治心痛;配百勞、肺俞、定喘治肺結核;配后溪治盜汗。
(3)陰郄配心俞、神道,有通陽行氣,寧心定悸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神經衰弱。
(4)陰郄配尺澤、魚際,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衄血、吐血。
(5)陰郄配后溪、三陰交,有清虛熱,斂陰液的作用,主治陰虛盜汗,骨蒸勞熱。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寒則通之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針刺方法】陰郄穴,直刺0.3-0.5寸。
【艾灸方法】陰郄穴,艾條灸10-15分鐘,陰郄穴,艾炷灸3-5壯。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按壓陰郄穴位,按摩時要注意力度適中,每次按摩5分鐘,每天按摩2次。
【溫馨提示】每日經常按摩陰郄穴位可以預防和治療心臟疾病、小兒抽筋等。
【陰郄穴】在小拇指與無名指之間的延長線到神門穴,上五分的地方就是陰郄。“郄”為急救的意思。按摩手法:反復的按揉200次到300次,或用皮膚針敲打。
![]() |
![]() |
《 治療心絞痛的穴位》中的膻中穴、內關穴、郄門穴、陰郄穴位治療心絞痛,一般都是用在于急性期。慢性緩解期或說間歇期的心絞痛除了以上幾個穴位外,再兩個預防治療的穴位:心俞穴、厥陰俞。心俞穴就是跟心相對應的背部穴,厥陰就是心包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心包的別名)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